当前位置:首页 > 护路文化 > 正文内容

【新笔记体铁路护路小小说】襄渝铁路仙人渡

来源:省护路办   |  通讯员:  |  2018-05-25      阅读:2666
摘 要:


作者:檀溪淙淙

源出秦岭南麓的汉江,在巴山、荆山丘陵中北冲南撞,于鄂西北谷城、光华两县间蜿蜒,使两地于迤逦河水中相望,全凭舟楫之捷,互通有无。

所幸,两岸多滩涂,居民并不多,两岸多时尚无交通之虞。倒是两岸秀才们,为风景归属争执着。争执缘由,为一旧闻。相传,前代一县令,为仇家追杀,逃难至此,见大河横亘,苦无船只,跌脚感叹之时,一老翁驾一直木而至,大呼曰:“渡此生!渡此生!”县令乃乘而渡之,及登岸回视,老翁及直木已不知去处,县令恍有所悟,知此翁乃仙人也。百姓不忘怀一心为民的父母官,以此为地名。仙人渡渡口,伴着千年岁月洗刷,在一弘碧波,沉沉幕霭,依依杨柳,寂寞沙洲和渐次山陵陪衬中,以“仙人古渡”成为文人吟颂唱和景致,文人均称为本县的八大景之一,文斗百年。

晚清襄阳知府大人到谷城巡视时,下车伊始,即以一《过谷城县》感怀诗,让两岸文人瞠目,诗曰:布帆秋饱筑阳风,古渡旌旗蔽日红。莫道袁曹争渡处,今来壤畔有田翁。他把袁、曹官渡之争扔于争执之间,量你等书呆子也不堪与古战场相比。又一清人来此地,发出“仙人去后渡空留,不见仙人见渡头;两岸平沙曾过客,一湾流水且横舟。远天帆影江村暮,落日雁声芦荻秋;槎返何年寻故迹,无边芳草绿芳洲。”感叹,一番追仙人,寻故迹,叹时光,感渡口长留的长啸,平息了两地之争。两岸百姓更是配合,前人自光华县逃出,叫仙人渡,天经地义。对岸,乃李闯王、张献忠相会时驻跸之地,正可称格垒咀,两地不再相持。

进入二十世纪,羸弱神州以“三线建设,备战备荒”,在美苏间谋存术。一条横贯鄂、陕、川3省,东与汉丹、焦枝两线衔接,中与阳安、宝成铁路相通,西与成渝、川黔两线相连,控西南腹地联络中原的襄渝铁路大动脉构想,应运而生。襄渝铁路从襄阳铁路枢纽分岔向西,昔日“千叶小舟云集、八方商贾过往”交通节点仙人渡无争议地定为分岔点。在途经仙人渡镇境内的汉丹铁路莫家营站,现称老河口东站,铁路西跨汉江,接谷城县格垒镇,越鄂西北丘陵,穿秦岭巴山区, 西抵四川盆地丘陵,直抵山城重庆,这一战略布局,适时势地应对了经济和国防战略建设发展。

1968年初,近80万铁道兵、民兵组成的建设队伍,开赴建设工地。曾经转战过孟良崮、淮海战役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铁道兵一师驻扎湖北境内工地,五团来到千年古镇仙人渡,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襄渝铁路大会战的序幕。

六十年代,举国自三年自然灾害后喘息不久,一切建设发展,无不因陋就简。大桥样式,以武汉长江大桥数据为基础,删繁就简;建设方法,“土洋结合”,建设力量自是人工为主。桥墩基坑,砂浆拌合,基墙震捣等,俱是人工开挖,人力搅拌和钢钎捣固。在“尽早通车,解放全世界受苦人民”号召声里,军民们投入到建设中,劳作热情,现今难以想像。当年的五团人重游故地时,由衷地感怀:我们是用铁道兵的脊梁扛起了整条襄渝铁路。

五团人庆幸,时人都说,襄渝铁路建设很重要,重要到如果不修好,伟大领袖毛主席都睡不着觉;不修好,毛主席将骑着毛驴来这里。百姓和建设者们一样,崇敬聚奉献,革命加拼命,精气神凝成一股无私无畏、勇往直前的劲头,工程稳步推进着。是时,极左之风也未敢扰至,在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九大召开”口号声里,建设者们日拼夜战,提前半年,在1969年4月1日党的九大召开之际胜利建成试通车。

五团人幸运,三连更是高兴。往常每天6:30,连部吹响起床号后,照例是肃立在毛主席画像前,进行早请示,然后洗漱、整理内务、早餐。7:30,班长布置全班当天工作。这日晨,平时总排在战士队伍后面,一起早请示,总因语音浑沌、不齐,打乱节奏,影响气氛的连部房东曹老汉及三个儿子,都为大家接受了。可不到7点,夜班的战士脚步踉跄,惊慌失措地跑来报告,建9号桥墩的沙岛垮塌,木料告急。全连战士都震惊了,9号桥墩水流湍急,沙岛一旦垮塌,全线施工都受影响。

连长率众人赶去,带夜班的班长看到众人赶到,已急红了眼,一声吆喝,带领战士跳入水中,以人墙阻挡水流。连长等人立即分头组织人员,挖土装袋,填垫沙岛基脚。无奈,时值汛期,水流太急,投下的沙土袋,没有木桩固定,在水里打个滚,冲走了。不断的有战士跳入水流,增强人墙力量。这时,抢险队伍后面,有人大声喝道:“躲开!快躲开!”战士们看到,曹老汉带着三个儿子,一人扛着一根檩子,正快步跑了过来。连长知道,这是曹老汉要给儿子盖房子的木料,但情势急迫,已顾不上了,连忙组织人员打桩。可水流太大,就是又去了几个战士扛来了檩子,仍不能稳住沙岛基脚。

不一会儿,又听着曹老汉苍老的吆喝声。这时,连长已稳不住了,这曹老汉和儿子们是把他的棺材抬来了,连长上前想阻止,被曹老汉推到一边。打开棺盖,曹老汉大声喊道:“把沙袋扔进去。”说完,低头卡着腰,在通讯员的搀扶下,不住喘息着……

水流的冲击终于减缓了,沙岛得以巩固……

当年的五团人重游当年连部,欲寻曹老汉家时,早已只是溃壁残垣,物是人非了,当地老人只知曹家已举家西迁。

看着这座全长1600多米铁路大桥,像一条巨龙横卧在45个巨大的桥墩上。老人们浮想联翩,感慨万端,想上桥去对岸,被铁路防护网拦住了。他们想不通,整个大桥只是襄江铁路大桥的缩影,虽缩小了公路路面,不走汽车,但并排跑两个人还是可以的啊。当年大桥建成通车,打开了“蜀道”的第一道关口,也为整个襄渝铁路建设的物资供应打通了一个重要通道,可现今却不能造福于当地百姓。老人们默然了,受困于当年的条件,不能为当地人建一个铁路公路大桥。

绕行半天,在谷城县格垒镇,老五团人仍被阻于铁路桥桥头堡外,望着铁路护路联防队员白色的头盔、严肃的脸孔和急驰过去的动车,老人们配合的正要走,闻讯而来了一名干部模样的人,客气地请这些老战士进桥头堡留影。

临走前,一个老五团人唉息道:“当年的百姓可帮了大忙的,我们建的桥,他们却不能过。”这话被那干部听到,解释说:“铁路提速后,这桥上人行道就封了,特别是开行了动车,安全要求更严了。好在江两边居民不多,不是交通要道,不过,县里为了方便百姓,专门开了渡轮。我今天就是来举办开通仪式的。”

老五团人今天再次感到了无比的庆幸。在那名干部的邀请下,他们荣幸地为谷城县格垒咀汉江渡口揭开了红纱:平安渡。目送着机帆船和十多名村民的离去,老人们高兴地说:“对面仙人渡,这边平安渡。平安‘度’铁路!好!”

告别时,有人问这名干部的姓名,他回答道:“我叫曹海勇,是谷城县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的。”老人们围着曹海勇喃喃自语,“你姓曹?!”认真端详着曹海勇,似有所悟……

附记:2015年《铁道护路联防》专刊第五期刊载,湖北省谷城县护路办筹措资金,开启护路“便民船”

写作时间:初稿于2018年5月15日


微信分享

相关文章
最新推荐